作者单位
摘要
1 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2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针对基于2+1相移法的高反光表面三维测量,分析了强度饱和条纹图案的傅里叶频谱,引入了强度饱和条纹的三阶傅里叶级数表达形式,建立了强度饱和所致的包裹相位误差模型,提出了双2+1相移法。从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对比传统的2+1相移法和自适应条纹投影的2+1相移法,双2+1相移法的相位误差分别降低了69.9%和65.2%;对比多曝光2+1相移法和自适应条纹投影的2+1相移法,双2+1相移法的测量效率分别提高了91.9%和63.9%。
高反光表面 强度饱和条纹 相位误差模型 双2+1相移法 
光学学报
2023, 43(20): 20120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2 陕西省智能协同网络军民共建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00
编队无人机对目标无人机进行围捕是多无人机战场作战中重要且典型的任务之一,本文将无线紫外光通信技术与围捕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紫外光通信协作编队无人机联盟围捕算法。该算法借助无线紫外光辅助无人机编队机间数据保密传输和非直视通信,将联盟生成算法与区域最小化策略进行融合,采用动态规划法对最优联盟结构进行求解,使用区域最小化策略对目标无人机实施空中围捕,完成在复杂场景中无人机编队高效围捕多目标任务。对区域最小化策略和本文提出的紫外光协作编队无人机联盟围捕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紫外光协作编队无人机联盟围捕算法在无人机编队围捕多目标过程中平均降低了12.73%的能耗,算法迭代次数平均降低了27.49%,验证了该算法能耗少、围捕效率高的性能。
光通信 紫外光通信 无人机编队 联盟生成 区域最小化策略 围捕算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60(15): 1506006
李佩展 1,2钟家强 1张文 1,*王争 1[ ... ]史生才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 210023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
研究了钛膜的特性及调控机制,通过烘烤后处理工艺分析了临界温度随烘烤时间和烘烤温度的变化关系,发现临界温度随烘烤时间对数降低,但是随烘烤温度指数降低。拓展了二流体模型提取了超导相变边缘单光子探测器的温度灵敏度系数和电流灵敏度系数,并结合脉冲响应得到了器件的热容,进一步理论计算了能量分辨率对器件临界温度的依存性。最终,在器件制备过程中集成光学腔体,在1 550 nm波长的光子吸收效率接近100%。研制的超导相变边缘单光子探测器系统探测效率超过90%,能量分辨率约为0.5 eV,可分辨至少10个1 550 nm光子,满足快速时变天体的观测需求。
相变边缘探测器 单光子探测 能量分辨率 量子效率 Transition-edge sensor Single-photon detection Energy resolution Quantum efficiency 
光子学报
2023, 52(5): 0552201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2
为了实现高平坦的自发辐射输出,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974nm泵浦源和高掺杂浓度掺铒光纤的平坦宽带光源。系统以泵浦波长974nm的激光二极管作为泵浦源, 先将泵浦光分为两路对掺铒光纤分级泵浦, 再将铒离子产生的自发辐射光合并输出, 并调节铒纤长度和泵浦功率对输出光谱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 泵浦功率为160mW, 两段掺铒光纤长度分别为7m和2m时, 可以在1530~1610nm得到带宽为80nm, 功率为20.348mW, 平坦度为±1.268dB的光谱输出。该系统在不额外增加滤波器且光纤总长小于10m的前提下, 实现平坦宽带输出, 有望在光纤传感系统中得到应用。
光谱学 平坦度 宽带光源 掺铒光纤 spectroscopy flatness broadband sourse Er-doped fiber 
光学技术
2023, 49(1): 78
罗强辉 1,2缪巍 1,*李费明 1,2钟家强 1[ ... ]史生才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江苏南京20023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3006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高灵敏度超导相变边缘探测器(Transition Edge Sensor,TES)在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CMB)辐射B模偏振探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并制备了220 GHz频段8×8像元的天线耦合钛超导TES探测器,实验表征了刻蚀前钛超导TES探测器的低温热导和噪声特性。实验结果显示,钛超导TES探测器低温电声相互作用主导热导约为485.4 pW/K,同时钛超导TES探测器噪声等效功率优于5×10-17 W/Hz0.5。原理上,钛超导TES探测器热导在刻蚀后会进一步减小,理论计算出刻蚀后钛超导TES探测器的热导约为38 pW/K,同时,其热起伏等效噪声功率理论值约为9.2×10-18 W/Hz0.5,因此,钛超导TES探测器在刻蚀后的噪声等效功率性能会进一步提升。
高灵敏度 超导相变边缘探测器 热导 噪声等效功率 high sensitivity superconducting TES detector thermal conductance Noise Equivalent Power(NEP) 
光学 精密工程
2023, 31(4): 44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2 2.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Cell Physiology, Kyoto Prefectural University of Medicine, Kyoto 602-8566, Japan
近红外光谱因为具有小成本、 易操作、 低耗时等优点, 所以广泛用于食品领域。 作为一种间接的检测方法, 近红外光谱检测需要建立光谱和浓度之间的统计模型。 但是, 一种条件下建立的模型在另一种检测条件下会失效。 针对此问题, 重新建模可以加以解决, 但是重新建立光谱与浓度之间的模型非常繁琐耗时。 此时, 模型转移可以在避免重新建模的情况下, 通过光谱校正, 保证预测精度。 在模型转移中, 已经建立好模型的光谱称为主光谱(A), 不用建立模型, 而只用主光谱模型预测的光谱称为从光谱 (B)。 模型转移方法的步骤是, 先在校正集中选择一些样本作为主光谱的转移集(At), 然后选择从光谱中浓度和At相同的光谱, 以此作为从光谱的转移集(Bt)。 通过AtBt构建模型转移矩阵。 最后将需要校正的从光谱(Bv)乘以上述的转移矩阵中, 即可获得校正后的从光谱(Bnew)。 此时, Bnew就可以用主光谱的模型来直接预测。 在模型转移中, 转移集样本的选择对模型校正至关重要。 目前, 转移集的样本通常从光谱之间的距离而非模型转移误差获得。 但是, 转移误差对模型转移结果的验证至关重要, 故该研究出了基于集群分析的集群优化法(ER)并将其用于优化KS方法产生的转移集样本。 ER先用随机方法建立转移集的多个子集合, 并计算每个子集合的转移误差。 然后, 对某一个样本, 计算包含这个样本的子集合转移误差均值。 最后, 选择转移误差均值较低的样本作为新转移集样本进行模型转移。 以玉米数据测试了ER算法。 结果显示, 对于典型相关分析-有信息成分提取法(CCA-ICE)、 直接校正法(DS)、 分段直接校正法(PDS)、 光谱空间转化法(SST)这些常见的模型转移方法, 相比于KS样本选择方法, ER方法可以找出重要的转移集样本, 进而显著降低模型转移误差。
模型转移 集群分析 样本选择 偏最小二乘 近红外光谱 Calibration transfer Model population analysis Sample selection Partial least squares Near-infrared spectru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4): 1323
作者单位
摘要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中, 将近红外光谱和浓度信息建立统计模型, 通过光谱代入模型即可预测未知样本浓度。 但是, 检测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光谱的改变, 进而导致原有的模型不能准确预测光谱改变后的样本。 对此, 模型转移可以通过校正新测量的光谱(从光谱), 使得从光谱能够被原有光谱(主光谱)建立的模型准确预测。 模型转移可以使用全光谱进行校正, 但是全光谱中往往包括噪声、 背景等干扰信息, 这些干扰会增加预测误差。 故可以使用变量选择方法找出光谱中有化学意义的信息来模型转移。 但是一般的变量选择算法只选择主光谱的区间, 从光谱使用主光谱相同的波长区间模型转移。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主光谱和从光谱有化学意义的区间往往不一致, 主从光谱使用同一区间模型转移会增加误差; 此外, 有时二者原光谱的波长范围并不一致, 从主光谱选出的区间不能用于从光谱的校正。 对此, 提出了基于双光谱区间遗传算法(GA-IDS), 同时选择主光谱和从光谱有化学意义的区间, 进而实现模型转移。 GA-IDS算法步骤包括, ①随机产生种群; ②分析种群中每条染色体, 删去错误染色体; ③根据每条染色体, 找出其相应的主光谱和从光谱波段组合, 并计算其模型转移后的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V); ④按照概率, 执行选择、 交叉、 变异操作。 在一次迭代结束之后, 返回到步骤②, 重新执行纠错、 计算RMSEV、 选择、 交叉、 变异。 达到停止迭代的要求后, 将最低的RMSEV值所对应的染色体保存下来作为最优染色体, 其所对应的主从光谱区间作为最优区间。 用玉米、 小麦两套数据测试了该算法, 结果显示, 与全光谱相比, GA-IDS选择的主从光谱区间可以显著地降低误差; 与向后迭代区间选择法(IIBS)相比, 在小样本情况下, GA-IDS的误差显著地小于IIBS方法。
近红外光谱 模型转移 遗传算法 变量选择 向后迭代区间选择法 Near-infrared spectra Calibration transfer Genetic algorithm Variable selection Iterative interval backward selec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2, 42(12): 3783
作者单位
摘要
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使用物理气相传输法(PVT)通过扩径技术制备出直径为209 mm的4HSiC单晶,并通过多线切割、研磨和抛光等一系列加工工艺制备出标准8英寸SiC单晶衬底。使用拉曼光谱仪、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电阻仪、偏光应力仪、面型检测仪、位错检测仪等设备,对8英寸衬底的晶型、结晶质量、微管、电阻率、应力、面型、位错等进行了详细表征。拉曼光谱表明8英寸SiC衬底100%比例面积为单一4H晶型;衬底(004)面的5点X射线摇摆曲线半峰全宽分布在10.44″~11.52″;平均微管密度为0.04 cm-2;平均电阻率为0.020 3 Ω·cm。使用偏光应力仪对8英寸SiC衬底内部应力进行检测表明整片应力分布均匀,且未发现应力集中的区域;翘曲度(Warp)为17.318 μm,弯曲度(Bow)为-3.773 μm。全自动位错密度检测仪对高温熔融KOH刻蚀后的8英寸衬底进行全片扫描,平均总位错密度为3 293 cm-2,其中螺型位错(TSD)密度为81 cm-2,刃型位错(TED)密度为3 074 cm-2,基平面位错(BPD)密度为138 cm-2。结果表明8英寸导电型4HSiC衬底质量优良,同比行业标准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8英寸SiC单晶衬底 物理气相传输法 X射线摇摆曲线 微管密度 翘曲度和弯曲度 位错密度 8inch SiC single crystal substrate physical vapor transport mehtod Xray rocking curve micropipe density warp and bow dislocation density 
人工晶体学报
2022, 51(12): 2131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第九研究院 第16研究所, 陕西 西安 710000
针对高精度光纤平台系统误差补偿的需求,有效地提高光纤平台的应用精度及启动快速性,该文考虑了加速度计的杆臂误差、惯性仪表的时间不同步误差、安装误差及标度因数误差等误差特性,建立了两级标定的Kalman滤波方程。采用Kalman滤波法实现误差参数的辨识,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级标定方法能够估计出所有的误差参数,且具有较高的应用性能,对于提升高精度光纤平台的应用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平台系统 高精度光纤陀螺 误差参数 两级标定 卡尔曼滤波 platform system high-precision fiber optic gyro (FOG) error parameter two-level calibration Kalman filter 
压电与声光
2022, 44(5): 806
耿悦 1,2钟家强 1李佩展 1,2张文 1,*[ ... ]史生才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江苏 南京 210023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6
研究了基于钛TES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特性,器件尺寸范围为5 μm×5 μm到20 μm×20 μm,集成光学腔体后在1 550 nm波长实测的系统探测效率最高达到72%,最佳能量分辨率为0.26 eV。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流体模型提取了基于钛TES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特性参数(包括温度灵敏度、电流灵敏度、热容等),并模拟计算了基于钛TES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和能量分辨率,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结果表明优化探测器尺寸和临界温度,可以同时达到高探测效率和高能量分辨率,实现光子数可分辨的高性能单光子探测器。
相变边缘传感器(Transition-Edge Sensor,TES) 单光子探测器 二流体模型 能量分辨率 transition-edge sensor(TES) single-photon detector two-fluid model energy resolution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2, 41(4): 678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